穿越到唐代!鄂州的这里沉浸式体验茶经诞生

发布时间:2025-03-24 15:39:09
6400.jpg


在鄂州园博园的碧水林荫间

一座以茶为魂、以文为脉的

园林正悄然绽放

天门园

这座承载着千年茶圣故里人文精髓的展园

将陆羽笔下的山水诗意

与现代造园技艺完美交融

为游人展开一幅

“茶香浸古韵,文脉润天门”

的立体画卷


6401.png



01

一脉茶香承古意


步入天门园,“茶圣故里 灵秀水乡”的主题赫然入目。设计师以陆羽《茶经》为蓝本,用叠级溪水勾勒出茶乡水韵:清泉自石阶跌宕而下,化作九曲回环的溪流,恰似《茶经》中“山水上,江水中”的取水之道。溪畔植有天门特有的云雾茶树,嫩芽在晨露中舒展,仿佛重现陆羽幼年在竟陵龙盖寺辨水识茶的场景。


6402.png


三眼井景观巧妙还原《天门县志》记载的陆羽汲水遗迹。井台以青石垒砌,井栏苔痕斑驳,井底清泉映着竹影,让人遥想茶圣当年在此煮茶论道的风雅。树叶随风轻摇,似在低语《茶经》中“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的悠远传奇。


6403.png
6404.png


02

草堂松间见匠心


园区核心的东岗草堂,取意唐代《草堂十志图》的隐逸之境。建筑采用天门传统穿斗式木构,榫卯相接处皆以茶枝纹样装饰。堂前树木,虬枝如陆羽挥毫的笔锋。檐角悬挂风铃,其声清越,暗合《茶经》所述“其声如钟”的煮茶妙境。


6405.png
6406.png


03

林下千载品茶韵


穿越古雁桥,便踏入“林下品茗”意境区。这座复刻天门古桥的石拱桥,栏板浮雕着陆羽遍访江淮茶山的行迹图。桥畔陆羽亭采用宋代《营造法式》中的“斗尖亭”制式,亭内石案刻有《六羡歌》全文,字迹随光影流转忽明忽暗,恰似茶圣“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的淡泊心境。


6407.png
6408.png


04

叠水荷塘映文心


园中荷塘借鉴天门东岗草堂的理水智慧,以叠水象征陆羽著《茶经》的九章要义。池底铺就青花瓷片拼成的茶盏纹样,阳光透射时,水面泛起粼粼波光,宛若茶汤注入盏中的动态瞬间。


6409.png


天门园以茶为媒

将《茶经》文字转化为可游可赏的立体空间

设计师在陆羽亭内暗藏玄机——

当游人落座石凳

恰好与亭柱形成框景:

远望可见现代茶园的苍翠层叠

近观则是草堂的唐风遗韵

这一精妙的空间叙事

既是对“茶圣故里”的深情致敬

更是对“茶道永恒”的当代诠释

在这片浸润着茶香文脉的天地间

千年茶史化作触手可及的风物

等待每一位来访者细细品读

园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