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季,抢“鲜”看鄂州这里的小龙虾……

发布时间:2025-03-20 19:51:41

6400.jpg


在鄂州园博园的蓝图上

潜江园宛如一枚

浸润楚风古韵的生态印章

镌刻着“龙虾之乡”的产业密码

与“章华台”的历史回响

这座以“龙虾之乡 章华古韵”为主题的展园

正重新定义城市与自然、过去与未来的对话方式

 

6401.png



01

水乡基底:稻虾绘就生态底色


进入园区,映入眼帘的将是潜江人最自豪的生态符号——虾稻共作实景展示区。木制古代建筑风格的大门构建出古朴的艺术造景,稻穗的弧线与龙虾的螯钳构成几何美学,既承载着“天下龙虾看潜江”的气势,也呈现出农业文明的智慧凝结。


6402.png


稻田随季节变换角色:春种时绿秧红螯相映成趣,秋生则为沉水植物提供舞台。规划中的水下景观窗将突破观赏距离限制,300-400mm透明水体内,稻根恣意生长,小龙虾随波逐流,构成动态生态标本,让“好水好草出好虾”的生态法则可视化。


6403.png
6404.png


02

楚风新解:章华台下见古今


隔水相望的章华台亲水区,将春秋时代的“天下第一台”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立体画卷。复刻的夯土基座以当代建筑手法重构,观景台既可作为眺望全园的制高点,又与北侧灵玲动物园的火烈鸟区形成时空对望。这种古今情境的叙事碰撞,恰如潜江城市精神的具象化——既深植2600年历史根系,又滋养于新时代的生态觉醒。


6405.png
6406.png


亲水栈道的文化转译尤为精妙:章华台纹样被拆解为等高线图融入栏杆,楚式云雷纹点缀地灯。当游客驻足水面倒影前,青铜时代的建筑轮廓化作涟漪中的幻影,虚实之间,完成文化基因的跨时空承续。


6407.png

当章华台的夯土遇见虾田的软泥

当实验室的严谨对话田园的诗意

潜江园终将证明:

在生态优先的坐标系里

历史遗产与现代农业、

硬核产业与柔性景观

总能找到时代的契合点

9月底,当鄂州园博园惊艳亮相

潜江园与游客见面时

半日游园

既读懂了一座城市的生态哲学

又照见了江汉平原春华秋实的千年本真

园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