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
罗汉松,这种常绿乔木的名字为何如此有“禅意”?
————
罗汉松的“果”可以分为两部分——种子与种托,“果”字之所以加引号是由于罗汉松是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无法称为果实。种子卵圆形,顶端圆呈灰绿色,其表面覆盖着一层天然白粉;种托圆柱形,较种子粗一些,成熟时为红色。其神奇之处在于种子与种托形态的完美结合,在种托成熟时就像寺庙内穿着一件红色袈裟的和尚,故而有“罗汉松”的美称。虽然其名字中带有“松”字,但它却不是松科植物,而是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罗汉松属的常绿乔木。
罗汉松的种子在树上一般可挂一个月左右,在多雨的江南地区常有种子在树上就发芽的现象。罗汉松的种子属于顽拗性种子,这类种子成熟时仍具有较高的含水量(30%~60%),采收后不久便可自动进入萌发状态。一旦脱水或温度过低,种子失去活力,不再萌发。
——
罗汉松在我国福建、江西、湖北等省份均有分布,因其适应性强、枝叶茂密、常绿、形态优美等特点,被各地广泛种植于庭院公园中。可是在最新版国家重点保护名录中罗汉松属却均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这是为什么呢?
罗汉松枝干遒劲树皮开裂,特别具备沧桑的美感,和四季葱翠的小叶片互相衬托,独有韵味,是盆景的常选树种之一。自古以来就被赋予长寿、吉祥、安康等寓意,在民间甚至有“家有罗汉松,世代做富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