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到人间草兽知
河里的鱼儿们也从一冬的寂寞中苏醒
特别是鲜美的黄鳝
是开春不得不尝的美味佳品
在鄂州园博园
正宗而又独特的鳝文化
即将在仙桃展园上线
待到金秋,鳝鱼最肥美厚实的时节
一定要来赴一场
美食、戏曲与文化之约
01
地理位置:南北通衢的文化地标
仙桃展园坐落于武汉都市圈展园南端,南距入口290米,北临主通道300米,与熊猫馆仅290米之隔,占据园区黄金动线交汇点。1501平方米的场地内,设计团队以“三轴并行”手法,将沔阳美食、非遗戏曲、历史人文巧妙串联,形成移步换景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02
空间布局:三重意境的匠心营造
主入口:鳝鱼跃龙门,开启水乡叙事
入口处以“黄鳝文化”点睛,雕塑群再现鳝鱼卡通形象,地砖纹路模拟波浪涟漪,暗合“沔阳三蒸”饮食符号。门头匾额篆刻“沔阳”古称,溯源仙桃千年历史脉络。
戏曲文化墙:非遗艺术的立体展演
长达15米的文化墙采用浮雕与透雕结合工艺,生动呈现沔阳花鼓戏《站花墙》《十三款》经典场景。
水榭建筑:诗意栖居的当代转译
次建筑“水榭”取意沔阳湖畔传统民居,飞檐翘角与镂空花窗还原楚地建筑精髓。庭院内种植芦苇、菖蒲等湿地植物,再现“沧浪之水清兮”的意境,成为品茗听曲的雅集之所。
03
文化内核: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美食密码:从行军干粮到非遗盛宴
沔阳三蒸文化区:展现元末陈友谅行军粮故事,解密“粉蒸鳝鱼”“珍珠圆子”等非遗技艺。
特产矩阵:沙湖盐蛋古法腌制场景还原、毛嘴卤鸡百年老卤展示、郑场豆豉发酵工艺图解,构建起从田野到餐桌的完整链条。
戏曲长廊:泥土里长出的艺术
非遗活态展演区:沔阳花鼓戏、皮影戏、三棒鼓道具实物陈列,配以郭河楚王五乐台微缩模型,展现戏曲与地域生态的共生关系。
匠心传承:麦秸画《花鼓戏十二行当》、沙湖贝雕《洗鹅图》等工艺精品,让非遗从舞台走向生活美学。
历史长卷:群星闪耀的人文高地
名人精神谱系:展馆以图文长廊形式串联仙桃历史群英,从元末陈友谅征战江汉的史料图谱,到李之龙领导工人运动的珍贵照片;从张难先主持水利建设的档案文书,到杨显东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验记录,立体呈现“江汉人文第一州”的底蕴。
仙桃展园如同一部立体的地方志,将三蒸炊烟里的市井温情、花鼓戏腔中的生命呐喊、沧浪水畔的哲思对话熔铸于一园。这里不仅是地理空间的展演,更是一场穿越三千年的文明对话。待今年9月底园博园揭幕之时,不妨踏足其间,感受仙桃“藏巧于朴,纳古于新”的城市气韵。